20111119

2011最佳中国品牌价值 2011 The Most Valuable China’s Brands

2011 The Most Valuable China’s Brands





2011最佳中国品牌价值 


中国国资咨询机构Interbrand公布了“2011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国移动、中国人寿、建设银行进入前三,而位列第四至第十位的分别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平安、腾讯、茅台、招商银行、太平洋保险。
    Interbrand认为,在中国经济强势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优秀企业的品牌价值呈现集体上升态势。
  “2011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榜单前50名的中国上市公司中,有19家来自金融服务行业,其中民生银行过去一年品牌价值增长63%。增长迅速的还有互联网企业,腾讯较去年增值76%、百度增值80%、阿里巴巴增值94%,携程增值119%。



    Interbrand2011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前十名
  资料来源:本报整理
  排名 公司
  1 中国移动
  2 中国人寿
  3 建设银行
  4 工商银行
  5 中国银行
  6 平安
  7 腾讯
  8 茅台
  9 招商银行
  10 太平洋保险

中国创业报告 The China Startup Report

The China Startup Report





中国创业报告


美国企业家盖博伟(Bowei Gai)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创业报告》的文档,对他所调查的中国科技创业环境进行了介绍。
  盖博伟去年将他最新创办的一家名为CardMunch的名片读取移动应用卖给了LinkedIn。他上月来到中国对创业环境进行调查,希望了解这里是否存在适合硅谷企业家和投资者的机会。
  他周一将《中国创业报告》发布到幻灯片分享网站Slideshare后,迅速成为该网站第二受欢迎的幻灯片。
  以下为《中国创业报告》内容摘要:
  - 竞争白热化。在美国,一个好创意可能会吸引几个模仿者。但在中国,却几乎达到毫无节制的地步。有传言称,模仿Groupon的中国团购网站达到5000家,而且至少有100个不同的Android商店。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很多企业甚至会采用恶意策略,包括雇人在竞争对手的网站上发布负面评论,或窃取知识产权。
  - 中国用户的体验与美国截然不同。中国部分网民从来没有看过电子邮件,因为他们的整个生活都依靠QQ。
  - 在中国创办公司是一场“噩梦”。如果你是一家外国公司,并希望通过美国基金融资,就必须要在不同国家设立一系列子公司,从而实现资金流转,并获得运营牌照。如果要为员工授予股票期权,还要建立一些信托。
  - 创业技术环境落后。像亚马逊(微博)网络服务、Heroku或谷歌Apps这样可靠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在中国很少,你必须要亲自托管所有内容,而开发者的技术也落后一代。
  - 创业公司花很多钱租办公室。多数中国技术人员仍然倾向于到大公司工作,并且更加看重现金,而非股权。所以如果创业公司没有宽敞漂亮的办公室,潜在应聘者就会认为前景暗淡,不会为他们工作。家庭式办公室和板房根本不在考虑之列。
  - 丑网站表现更好。按照西方标准来看,多数中文网站都很丑,而且很拥挤。但测试显示,这些网站的广告转化率和点进率却高于干净整洁的Web 2.0网站,后者更受美国市场青睐。
  - 外部天使投资人没有机会。没有人会相信自己圈子外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融入这一文化。
  除此之外,盖博伟还表示,创业者有必要亲自到中国去了解情况,但必须要懂得或学习中文,并把重点放在北京(这里的创业公司数量是排名第二的上海的10倍),并将美国人的傲慢丢到一边。

什么是定量宽松 What Is Quantitative Easing?

What Is Quantitative Easing?




什么是定量宽松

定量宽松,就是指利率接近或者达到零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购买各种债券,向货币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与利率杠杆这一“传统手段”不同,定量宽松一般只在极端条件下使用,因此经济学界普遍将之视为“非传统手段” 定量宽松政策带来的影响:美联储“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国出口和美国整体经济。

美联储首轮量化宽松。
2008年11月25日,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定量宽松政策的开始。2010年4月28日,联储的首轮定量宽松政策正式结束。美联储在首轮定量宽松政策的执行期间共购买了1.725万亿美元资产。

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
美联储2010年11月4日宣布,启动第二轮定量宽松计划,计划在2011年第二季度以前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FOMC将根据未来获得的信息对其债券收购活动的步速和资产收购计划的整体规模进行定期回顾。本轮宽松计划于2011年6月结束。

全球最佳品牌百强 2011 The World Top Brands by Interbrand

2011 The World Top Brands by Interbrand



全球最佳品牌百强

著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了2011年度全球品牌价值100强榜单,可口可乐、IBM和微软蝉联前三甲。
  苹果从去年的第17位跃升至第8位,品牌价值猛增58%。惠普牢守第10位,诺基亚则从去年的第8位滑落至第14位,品牌价值缩水15%。
  三星从去年的第19位上升至第17位,品牌价值劲增20%。亚马逊从去年的第36位跃升至第26位,品牌价值猛增32%。雅虎从去年的第66位跌落至第76位,品牌价值缩水11%。

全球最佳品牌100强
排名 公司 地区/国家 行业 品牌价值(百万美元)
1 可口可乐 美国 饮料 71861
2 IBM 美国 企业服务 69905
3 微软 美国 计算机软件 59087
4 谷歌 美国 互联网服务 55317
5 通用电气 美国 综合 42808
6 麦当劳 美国 餐饮 35593
7 英特尔 美国 电子 35217
8 苹果 美国 电子 33492
9 迪士尼 美国 传媒 29018
10 惠普 美国 电子 28479
11 丰田汽车 日本 汽车 27764
12 奔驰 德国 汽车 27445
13 思科 美国 企业服务 25309
14 诺基亚 芬兰 电子 25071
15 宝马 德国 汽车 24554
16 吉列 美国 快速消费品 23997
17 三星 韩国 电子 23430
18 LV 法国 奢侈品 23172
19 本田汽车 日本 汽车 19431
20 甲骨文 美国 企业服务 17262
21 H&M 瑞典 服装 16459
22 百事可乐 美国 饮料 14590
23 美国运通 美国 金融服务 14572
24 SAP 德国 企业服务 14542
25 耐克 美国 运动产品 14528
26 亚马逊 美国 互联网服务 12758
27 联合包裹 美国 运输 12536
28 摩根大通 美国 金融服务 12437
29 百威 美国 酒类 12252
30 雀巢 瑞士 饮料 12115
31 宜家 瑞典 家居装饰 11863
32 汇丰 英国 金融服务 11792
33 佳能 日本 电子 11715
34 家乐氏 美国 快速消费品 11372
35 索尼 日本 电子 9880
36 eBay 美国 互联网服务 9805
37 汤森路透 加拿大 传媒 9515
38 高盛 美国 金融服务 9091
39 GUCCI 意大利 奢侈品 8763
40 欧莱雅 法国 快速消费品 8699
41 飞利浦 荷兰 电子 8658
42 花旗 美国 金融服务 8620
43 戴尔 美国 电子 8347
44 ZARA 西班牙 服装 8065
45 埃森哲 美国 企业服务 8005
46 西门子 德国 综合 7900
47 大众汽车 德国 汽车 7857
48 任天堂 日本 电子 7731
49 亨氏 美国 快速消费品 7609
50 福特汽车 美国 汽车 7483
51 高露洁 美国 快速消费品 7127
52 达能 法国 快速消费品 6936
53 安盛 法国 金融服务 6694
54 摩根士丹利 美国 金融服务 6634
55 雀巢 瑞士 快速消费品 6613
56 黑莓 加拿大 电子 6424
57 富士施乐 美国 电子 6414
58 MTV 美国 传媒 6383
59 奥迪 德国 汽车 6171
60 阿迪达斯 德国 运动产品 6154
61 现代汽车 韩国 汽车 6005
62 肯德基 美国 餐饮 5902
63 雪碧 美国 饮料 5604
64 卡特彼勒 美国 综合 5598
65 雅芳 美国 快速消费品 5376
66 爱马仕 法国 奢侈品 5356
67 安联 德国 金融服务 5345
68 Santander 西班牙 金融服务 5088
69 松下 日本 电子 5047
70 卡地亚 法国 奢侈品 4781
71 舒洁 美国 快速消费品 4672
72 保时捷 德国 汽车 4580
73 蒂梵尼 美国 奢侈品 4498
74 壳牌 荷兰 能源 4483
75 VISA 美国 金融服务 4478
76 雅虎 美国 互联网服务 4413
77 酩悦香槟 法国 酒类 4383
78 杰克丹尼 美国 酒类 4319
79 巴克莱 英国 金融服务 4259
80 Adobe 美国 计算机软件 4170
81 必胜客 美国 餐饮 4092
82 瑞士信贷 瑞士 金融服务 4090
83 强生 美国 快速消费品 4072
84 GAP 美国 服装 4040
85 3M 美国 综合 3945
86 科罗娜 墨西哥 酒类 3924
87 妮维雅 德国 快速消费品 3883
88 Johnnie Walker 英国 酒类 3842
89 斯米诺 英国 酒类 3841
90 日产汽车 日本 汽车 3819
91 喜力 荷兰 酒类 3809
92 瑞士银行 瑞士 金融服务 3799
93 阿玛尼 意大利 奢侈品 3794
94 苏黎世保险 瑞士 金融服务 3769
95 博柏利 英国 奢侈品 3732
96 星巴克 美国 餐饮 3663
97 John Deere 美国 综合 3651
98 HTC 台湾 电子 3605
99 法拉利 意大利 汽车 3591
100 哈雷戴维森 美国 汽车 3512

谷歌最大的十六笔收购交易 Google’s Biggest Take Over

Google’s Biggest Take Over



谷歌最大的十六笔收购交易

  1、31亿美元收购显示广告技术公司DoubleClick
  2007年谷歌收购了DoubleClick公司,由此得以进军显示广告市场。但从目前来看,这笔收购毁誉参半。谷歌称每年来自显示广告业务的利润约为25亿美元,但其中大约有10亿美元是由YouTube贡献。另外,对谷歌而言,显示广告业务的盈利能力远不及其核心搜索广告业务。但显示广告市场规模庞大,谷歌必须要从中分一杯羹。很显然,收购DoubleClick比谷歌自己从头开始创建显示广告业务要快的多、容易的多。


  2、16.5亿美元收购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收购YouTube似乎不必太过犹豫,但谷歌在2009年收购这家公司时,却面临着巨大的风险:YouTube网站上到处是用户未经授权上传的有版权的内容,令其面临各种各样的诉讼,涉案金额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但谷歌此后与内容所有者谈判并签订了相关协议,还实施了相应的版权保护政策,这给YouTube今天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分析师预计YouTube目前已实现盈利,每年利润超过10亿美元。今年,谷歌计划扩招30%员工,同时还在招募大量广告销售人员。


  3、7.5亿美元收购移动广告公司AdMob
  今天,Android旨在帮助谷歌增加移动搜索使用量,但谷歌仍希望将移动广告打造成为一项庞大业务。这也是谷歌2009年11月斥资7.5亿美元收购AdMob的原因。但交易完成后,包括前CEO奥马尔·哈穆伊(Omar Hamoui)在内的AdMob高管却纷纷离职。知情人士透露,AdMob与谷歌的整合进展并不顺利。




  4、7亿美元收购旅游服务公司ITA
  谷歌曾以7亿美元收购了ITA。ITA主要提供航班、旅行社等相关服务信息及搜索服务。这桩收购引发了依赖于ITA服务的谷歌竞争对手的不满,但美国监管部门最终还是有条件地批准了该交易。

  5、6.25亿美元收购电子邮件安全公司Postini
  2007年6月,谷歌斥资6.25亿美元收购Postini公司,并将其垃圾邮件拦截、存档等附加电子邮件服务整合进Gmail,以供商业用户使用。自此,Postini便成为谷歌企业应用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6、4亿美元收购广告优化平台Admeld(尚未获监管部门通过)
  谷歌今年6月宣布计划以4亿美元收购广告优化平台Admeld,以提升其显示广告业务。监管部门7月称,他们正对这笔交易进行深入审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遭到否决。事实上,监管部门此前也曾对谷歌收购ITA和DoubleClick的交易进行过严格审查,但最终这两笔交易都获得批准。
  7、1.79亿美元收购社交游戏开发商Slide
  2010年8月,谷歌宣布以1.7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社交游戏开发商Slide。目前,Slide仍作为谷歌旗下子公司进行独立运营,但至今似乎尚未对Google+作出大的贡献,不过,它帮助谷歌研发出了诸如图片分享应用Photovine等独立的移动产品。




  8、1.33亿美元收购视频压缩技术公司On2
  谷歌曾试图以1.0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n2,但由于该公司的股东坚持要求获得更高的报价,最终迫使谷歌在2010年1月以1.33美元将其收购。谷歌去年夏天宣布会将收购On2所得的VP8视频编译码器开源,并将其更名为WebM。此后谷歌开始努力推动WebM的发展,以使其取代使用更广泛的网络视频标准H.264。




  9、1.02亿美元收购广播广告公司dMarc
  这是谷歌并购史上的一个败笔:2006年,谷歌以1.0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dMarc,并提供了基于其表现的高达11亿美元的保证金。但dMarc此后并未获得发展,谷歌被迫于2009年年中将其关闭。
  10、1.02亿美元收购软件开发商Applied Semantics
  谷歌并购与整合业务部门主管戴维·拉韦(David Lawee)也许认为Android是谷歌最成功的一笔收购交易,但从投资回报率(ROI)的角度来看,它还难与收购Applied Semantics的交易相提并论。后者开发出了AdSense——这一付费搜索广告平台目前仍是谷歌大部分营收和利润的来源。


  11、逾1亿美元收购可视化搜索引擎Like.com
  去年夏天,谷歌斥资一亿多美元收购了可视化搜索引擎Like.com,并指导Like.com团队专门为女性时装网站Boutiques.com研发一款搜索工具。


  12、1亿美元收购RSS服务商Feedburner
  2007年6月,谷歌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Feedburner公司,该公司为广告商和用户打造相应的工具,以帮助他们管理RSS信息。虽然Feedburner目前仍在运营,但吸引力远不如Twitter——Feedburner就是由Twitter现任CEO迪克·科斯特洛(Dick Costolo)创办的。


  13、8100万美元收购媒体广告平台Invite Media
  谷歌于去年6月斥资8100万美元收购了媒体广告平台Invite Media,这一交易也使得其年仅24岁的创始人内特·特纳(Nat Turner)跻身百万富翁之列。Invite Media是一个需求端平台(Demand Side Platform),能帮助广告主竞购广告位,但这个平台迄今还未被整合至谷歌其它广告竞购产品中。


  14、7000万美元收购社交支付平台Jambool
  2010年8月,谷歌斥资7000万美元收购了移动支付平台Jambool。分析师认为,Jambool将成为谷歌社交网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Jambool团队正致力于应用内支付的研发,但谷歌8月初曾表示,将在明年5月关闭Jambool Social Gold服务,取而代之的是其自有应用内支付系统。


  15、5000万美元收购社交搜索公司Aardvark
  2010年2月,谷歌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社交问答网站Aardvark,不过该网站至今还没有给谷歌的发展作出太大贡献。但Google+代码却显示,Aardvark将很快被整合到谷歌新的社交网络中。


  16、近5000万美元收购Android移动操作平台
  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是手机软件厂商Danger前CEO安迪·鲁宾(Andy Rubin)创立的。去年10月戴维·拉韦(David Lawee)曾表示,2005年收购Android是谷歌“史上最成功的一笔交易”。Android推出还不到3年,便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

新世界首富 The Latest World Number 1 Richest

The Latest World Number 1 Richest



新世界首富

吉娜·莱因哈特拥有的财富量正在打破男性垄断世界财富榜魁的既定格局,同时也在更改着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盛产全球首富的最新流程。这位澳大利亚的第一富婆在属于自己的财富版图中尽情播撒着女性所特有的造富能力与魅力,并借助着资源价格一路劲升的动力,将从父辈手中承继下来的遗产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家族矿业王国,从而佐证了传统产业依然不老的财富逻辑。

  尽管拥有90亿美元的巨额财富,但对于全球绝大多数人来说,现年57岁的吉娜·莱因哈特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人们甚至很难将她与澳大利亚首富这一令人惊讶的财富头衔链接起来。但事实就是超乎许多人的想象和意料之外。吉娜·莱因哈特不久的将来不仅会改写男性绝对主导世界财富版图的传统格式,而且也将改变从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到墨西哥电讯大亨斯利姆这一由北至南的财富板块漂移路径。当然,与信息化时代造就的英雄传说和旧式产业帝国巨头还有不同的是,莱因哈特的财富基因源自祖传,她的父亲正是世界上蕴藏量最大铁矿的发现者、并被许多澳洲人视作民族先驱的朗·汉考克。

  与金融危机中全球绝大部分富翁的身价剧烈缩水完全不同,得益于矿产资源交易价格的一路飙升,莱因哈特的个人财富量日渐膨胀。2006年,莱因哈特身家虽然只有10亿澳元,但却被澳大利亚《商业周刊》评为该国第一个女亿万富翁;2007年,莱因哈特的身家增加到40亿澳元,在该国富豪榜上由前一年的第八名晋升到第四名。2010年,莱因哈特的身家再赠7.5亿澳元,并被《商业周刊》评为“澳大利亚女首富”。2011年,莱因哈特的身家比过去一年翻了两倍之多,飙升至103亿澳元,被《福布斯》评为澳大利亚首富,同时也是首位登上该排行榜榜首的澳洲女性。

  静态的资产当然还不足以彰显莱因哈特庞大财富帝国的实力,于是,花旗集团在最近一篇名为《下一代》且长达60页的研究报告中得出了一个动态结论:莱因哈特将成为世界首富。作为推论结果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花旗认为汉考克勘探公司目前还没有上市,而一旦在澳大利亚上市成功,参照该国铁矿巨头力拓公司的11倍市盈率计算,莱因哈特的财富将会达到300亿美元,足够打入《福布斯》10大富豪榜。

  花旗最充分的论证依据还在于,通过在对未来全球400个采矿项目进行评估后发现,由于这些项目现在都还没有开始生产,但都已经处于设计或批准阶段,它们无疑成为矿业巨头们的下一棵“摇钱树”。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所拥有的上述矿产资源的排名顺序是必和必拓、力拓、Xstrata、英美资源集团和汉考克公司。对于莱因哈特而言,非常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未开采项目中,汉考克公司就拥有三个。据此,花旗推测,如果汉考克公司的三大项目都投入运作,估计会为莱因哈特带来每年100亿美元的利润。由于汉考克公司由莱因哈特全资拥有,不需与股东分享利润,因此,预计莱因哈特的个人财产可望高达1000亿美元,势将压过墨西哥电讯大亨斯利姆(760亿美元)和微软创办人盖茨(净资产560亿美元),成为新的全球首富。